Friday, November 04, 2005

李彦宏:如何看待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利润问题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经营报社主办的2005企业竞争力年会2005年11月4日北京召开,图为百度公司总裁李彦宏。

以 下是年会嘉宾百度公司CEO李彦宏先生的精彩演讲:李彦宏::大家好,非常高兴有机会和大家在这里交流。今天论坛的题目非常有意思,结合百度的经营状况以 及我们的产品我想结合这个话题说一点儿自己的想法。  大约三天前百度发布了第三季度的财报,这是百度上市后的第一季度,也是百度一次重要 的财报发布,财报发布当天在雅虎财经频道是唯一头条,所以世界投资界的关注度是非常高的,在我们第二季度的财报发布之后我们是给出一个财务方面的预期,当 时不是给的赢利的预期而是收入的预期,当时预期二季度比三季度收入的成长是11%-16%。我们公布第三季度财报的时候,实际三季度比二季度成长达到 28%多,按照美元来算就是30%以上了。所以这样一个成长对我们内部来讲是非常令人兴奋的,可以说是对我们原先想象的要好很多的业绩。因为原来的预期是 13%、14%左右,但是现在好了一倍达到了28%的范围。但是百度财报出来前一天,华尔街因为有很高的预期,把股票炒 的上升不少,财报出来以后又跌回去了。我看媒体的报道说为什么跌呢?因为赢利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好。按照美国的估计,每股盈利3美分和原来华尔街预期的4 美分有一定的差距,这和后来的股票下跌上可以表现出来。通过这件事情我想把它联系到今天讲的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利润问题如何看的事情。

对于 我们内部来看百度的发展策略一直是要潜心的培育市场、教育市场,并不追求短期的 利润。这一点上从过去这么多年的坚持和后来在上市过程中和投资人的沟通,我想都已经表现的非常清晰了。早期的时候,百度在2001年9月20号,我们首次 推出了面向终端网民的搜索服务,与此同时也推出了竞价排名服务,竞价排名刚刚推出的时候,国内绝大多数的企业都不了解这是什么样的商业模式,不了解这个模 式对我们企业的产品、服务产生多大的推广作用。所以最开始要进行一个市场的教育,最先接受这种模式的是一种对互联网比较了解的,规模并不是很大的企业,比 如说一些网络花店这样的企业,他们试用以后就非常好,最早时候百度的竞价排名服务起价是一个点一毛钱,我们经常听到客户这样说,只花几块钱就得到一个新的 客户,如果这个客户购买一束花可以赚几十块钱,百度一开始收的钱是非常少的,那时候不要说微利,根本就是亏本,而且亏的很厉害。虽然市场的成熟我们竞价排 名也做了一次调整,从起价一毛钱调至三毛钱,但是调整后客户的热情度不但没有降低反而升高了。在刚刚过去这个季度里有超过一万两千家活跃客户加入到百度竞 价排名,这是我们客户数量最多的一次。这样一个过程给我们一个信心,就是说中国这个市场是需要培育的。中国现在使用竞价排名的企业只有五六万家,这是很小 的比例,如果让更多企业了解到这是很好的推广他们服务的形式,他们会认同,从而愿意加入到这个行业,企业的总利润会逐渐变大,不再微利了。这是百度这么多 年运营过程的思路。

百度生存的近六年的过程,对中国互联网来说也是一个跌宕起伏非常精彩的六年,早期是 互联网泡沫,后来发展出了各种各样的经营模式,最早是门户非常火,很多网络公司都做了门户,但是百度没有做,再后来短信发展起来了,不仅门户靠短信赚了很 多钱,很多其他服务公司也靠短信赚了很多钱,但是百度没有追逐那个暴利的行业。再之后出现了网络游戏,也成就了若干个非常优秀的公司,游戏也很挣钱,百度 也没有做。我们一直在坚持培育我们自己的市场,就是搜索引擎或者说竞价排名市场。我们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多了解到这个模式是他们推广产品服务的 最好模式。所以我们一直在这个方向上努力,在提高自己搜索引擎技术和用户体验同时的潜心培育市场、教育客户。每年我们都在全国近20个城市进行宣讲,告诉 当地企业竞价排名是怎么回事儿,为什么它是推广产品和服务的最好方式,怎么样衡量这个效果。很多时候他在其他地方花了很多钱也不知道效果是什么,也没有办 法衡量,而到了百度我们会引导它看有多少点击进入这个网站,进入以后又做了哪些工作,给他带来了多少个咨询电话,给他带来了多少单。一旦获得这样的数据, 事实上所有企业经营者都知道,一个客户有一个生命周期,你拿到第一单之后还有第二单、第三单,所以获得新客户的能力对于企业的生长来说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尤其是在微利时代怎么样让自己的企业生存发展甚至壮大呢?那么在每个客户上你也许不能赚到很多钱,但是当你有一定规模效应的时候你就可以赚到越来越多的 钱。

我刚才和他们聊天的时候说,真正赚钱多的企业其实都是微利企业,他的市场非常大、客户非常具有规模就可以赚越来越多的钱。在我看来竞价排名就是吸引客户,使得自己的企业或者说自己的产品也好,产生规模效益的最佳方式。我想今天就跟大家分享这一点体验。谢谢大家!

(来源:新浪财经)

Wednesday, November 02, 2005

中国的股市很有投资价值

中国的股市低迷是因为供求失衡(之一)

  短短四天,A股指数暴跌6%,跌幅10%以上的股票比比皆是,一批活跃的个股跌幅更是高达20%。股指 已经是一个大底部了,但时常又来个暴跌,所以说常年泡在股市中赚钱是很难的。这样的人真是人精。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买了股票,就要接受被套,被套了以后还 坚信能赚到钱,这后面就大有文章,而且这是股市大赢家的必要条件。首先,这样的人要有很好的心理素质,而心理素质的一个必要条件是一种坚定的信念,这种信 念又根基于广博的经济、历史、政治、哲学的知识,并且在此基础上具有天才的、创造性的思维,因此而形成一种高瞻远瞩、坚信不疑的预见。

  总体 讲,笔者认为中国现在的股市非常有投资价值。如果把上市公司比作商品,无疑中国的上市公司如同中国的出口商品一样,在国际市场上是非常便宜的,它们的道理 是一样的:中国的商品便宜是因为劳动力便宜,而中国的股票便宜是因为绝大多数中国人的收入很低,没钱买股票,这也是因为中国劳动力便宜的结果。中国的主要 财富集中在政府手中,而政府现在要大张旗鼓的把这些财富以股份制的形式向社会出售,主要买者只能是自己,或者是外国富人。因此,不久国有企业、银行资金也 可以合法买卖股票了,资本市场也对外敞开大门,那时股票自然会涨起来。如若人民币升值,中国人的工资的实质性提高了,那么中国的股票会大涨。我真不明白, 为什么有那么多著名学者讨厌人民币升值,那么单向思维,其实这能提高老百姓的收入,这能促进中国资源的合理使用和节约,这利于全球经济秩序的稳定;应该像 大禹治水那样,对待人民币升值应该去引导,去疏通,而不是去堵,搞一言堂。也不能因为我们有巨额美圆储备,而一叶障目,否则历史包袱会越背越重。

   以前摸着石头过河,股票只是小范围的实验,因为供不应求,造成股票大涨,鸡犬升天;现在目标已明确,股份制是我国企业制度的基础,公司上市可能会铺天盖 地,如若不考虑资金供应,势必出现股市大跌。最深刻的最简单的还是股票和资金的供求关系。有人说市场从来不缺资金而是缺信心,这是一种绝对化的错误观点。 比如,就目前而言,我对中国股市的投资价值充满信心,但因为资金供应不足和资金渠道不畅,造成中国股市的股票价值严重被低估,我必须接受这个现实,我甚至 经常性的作投机性的抛售,但不能因此而否定我有信心。试想一下,世界最大的潜在市场,高度统一的文化(与市场最根本的要求统一性的要求天然吻合),市场经 济起飞阶段,伟大的发展情景,这样的国家不少的股票市盈率才5-6倍,这在世界任何国家的股票是不可比拟的,是最具有投资价值的。一些中国的股票在美国股 市上的(疯狂)表现,向我们预示着一旦资金充沛,中国的A股也会如何的风光!

  试想一下,中国全部A股的流通市值只抵一个微软股票,一个GOOGLE股票,20多个才创业几年的百度股票,而这些A股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产生利润的摇钱树,甚至可以说是未来中国的世界名片。

   中国A股指数在1100点徘徊的时候,在中国股票的历史大底部,有个海外著名投资机构的首席研究人员,却认为中国的A股只有五个具有投资价值,不知道他 用的什么研究工具,但肯定他的研究方法、他的视野如同针尖那样狭窄。就好比他自己喜欢吃五种东西,然后向全世界宣布:人类只有五种东西可以吃。股票,或者 说上市公司,它具有多种价值,现在,无论从哪个角度:赢利性、成长性、稀缺性、广告性、重组性、收购性,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随处可见(当然也不否 定很多A股是垃圾或者被高估)。

  也是上述这个人,他竭力反对非流通股对流通股进行补偿,认为非流通股未承诺过放弃流通,补偿不合法,他看问题经常很片面,如同刻舟求剑,他认识不到一个简单的辨证道理:对付野蛮只能用野蛮的办法,原来的股权分置就是野蛮的非市场行为。

   十多年前,叶利钦搞私有化,俄国的主要核心资产只卖了60多亿美圆(这些资产现已十倍以上的升值了),这是大大贱卖的,是天大的腐败和特权,但叶列钦辩 解说:这些资产是不卖给外国人的,肥水不外流(注意,他的国有资产流失和我们理解的不一样,只要不流失到外国人手上就行),而俄罗斯人当时没有钱,所以只 能低价甩卖,问题是他卖给了和政府关系密切的人。这就是俄罗斯的阵痛改革,少数人爆富,而很多人成了赤贫。今天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在全方位的考虑通过 股市出售国有资产,面对庞大的的卖方,买方一时相比弱小,而在对内和对外资本项目管制的情况下,更加剧了这一情况,这应该是中国股市低落的大背景,而不是 说A股低迷主要是因为中国股票没有投资价值。尽管中国政府出售企业的价格比叶列钦高多了,但几年后可以证明,现在出售的几大银行的资产是很便宜的。香港的 H股市场已有说明。

  中国的股市低迷是因为供求失衡(之二)

  目前,中国的A股正抓紧实行全流通的改造,这种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必然 会加快中国股市的发展和制度的合理。但目前的一个主要矛盾是,中国A股卖方的市场化改革的力度要大大强于买方市场化改革的力度。由此造成A股买卖双方力量 不平衡,买方弱而卖方强,其实这也是四年多来A股单边下跌的主要原因。这四年A股的改革几乎都是卖方的市场化改革,而买方的市场化改革动作很小,股市的资 金渠道一直是不通畅。当A股有很大泡沫时,侧重A股卖方的市场化改革是适宜的,但当买方的力量已非常微弱时,当股价已跌到国际低水平时,还不加强买方的市 场力量,那是犯十分低级的错误。欣慰的是最近法律已允许国有企业可以买卖股票,银行资金也可以间接进入股市,QFII的额度也在扩大,笔者希望A股买方市 场化改革的力度要大大增强,这是扭转目前中国A股非理性熊市的关键。

  不少权威人士讲:当前,搞好中国股市的关键是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完善它 的治理机制,这的确是个根本,但我却认为它不是目前中国股市的主要矛盾,因为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是一个永远的课题,是永无止境的,是一个长期的基本矛盾, 而不是当前的主要矛盾,它不能解释像宝钢这样优秀的企业,股价跌到只有国际水平的一半。在股市中永远存在股价被高估或者被低估的情况,这种情况和上市公司 的质量没有直接的关系,然而股价的评估却对资源的配置有着本质的关系,对财富的社会再分配有着直接的关系,对一国的资本价格水平有着决定性的关系,对于一 国经济有效率的、合算的利用国际资本有着极大的关系,对于一个开放的加入世界经济循环的大国,它的股价严重被低估,其危害性远大于它的股价被高估,或者说 它得到的好处要大大低于它所遭受的损失。

  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美国要极力维护它股市的繁荣,而日本政府一开始助长本国股市的泡沫,而后又小心 翼翼的保护股市,让巨大的股市泡沫在长达15年中慢慢的变小,使日本这么一个资源和国土的小国长期居于世界经济强国的位置。所以,为什么马来西亚总统马哈 蒂尔是那么痛恨索罗斯,认为他披着文明合法的外衣,干着国际强盗的勾当,把一国的财富轻易的卷走。

  马来西亚是一个小国,它没有反抗能力,否则 他决不会让本国股市和币值崩溃。而目前我国,我们完全有能力在完善股市制度建设的同时,做到稳定和繁荣股市,我们却不愿意这么做,在股市十分低迷时,在投 资者普遍绝望时,有政府高官竟然在公开场合讲,政府不应调节股指,殊不知这话本身就在干预和影响着股指,而且必然是落井下石的影响。椐最新统计,15年来 我国从A股市场共募集到人民币近一万亿(加上印花税和手续费),而现在的A股流通市值也只有一万亿人民币,这十多年物价和工资涨了多少?可作这样的比喻: 总体而言中国股民十多年辛苦耕耘却颗粒无收,有很多人是血本无归。当然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现在中国股市这片土壤是最肥育的,因为前人给它灌溉了太多的 血。还可以作这样的比喻:如果把整个A股市场比作一个企业,十多年来它还没有给投资者回报,而它已有巨大赢利,并获得巨大发展,一旦它开始给投资者分红, 回报将是多么的丰厚!这个分红的过程,就是A股上涨的过程。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要加大社会直接融资的比重,恨不得马上达到美国的水平, 央行行长一直坚持这种超常规的发展思路,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等一批权威,也纷纷认为新股发行不能停,即使股改期间,而且认为股市下跌和股市扩容没有关 系,要使股市好转,关键是发行好股票,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他们的认识中都有局部真理,但让这种局部真理统帅全局就变成谬误了。常识告诉我们,供求关系是 市场经济的一个纲,纲举目张。好股票市场需求肯定会大一些,但发行也要有个度,超过这个度,它的价格是要被低估的,而这种低估会产生乘数效应,使A股市场 重心下移,特别是在中国的金融资源被垄断,股票买方的力量不能真正体现而是被压抑的情况下,股票的扩容和下跌会恶性循环,造成股市反复向下。对于国外投资 者来说,他们希望中国政府把好企业尽快拿出来上市,卖的越多,卖的越急,卖的人愿望越强烈,卖的价格肯定是越便宜,因此外国资本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希望中国 政府快快发行好股票,这是情理之中,这样更易形成买方市场,国外资本更有买方定价权,通过价格折让,实际上他们不费吹灰之力便得到了中国政府一些部门奉送 的大红包。

  十多年中国股市的现实是:收入不高的中国人买中国的股票要比收入很高的外国人买中国的股票付出更多的钱,结果是大多外国资本买中国 股票赚了大钱,而中国股民却几乎集体跳海,这个结果是荒唐可笑和残酷的,是错误的政策所造成,也是根本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我们应该认真的讨论这种情 况,吸取教训,避免今后犯同样的低级错误。否则这种错误完全有可能一犯再犯。

  所以犯以上错误,是因为证券等有关经济管理部门,在认识方法上形 而上学,片面化,就事认事,而看不到事物之间左右前后的联系,或者像鸵鸟一样不愿正视这种联系。虽然这种错误有制度的原因,但主要还是认识的错误。股市的 宏观调控是一门艺术,而艺术的灵魂是掌握平衡,这就必须着眼全局,而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顾此失彼,而必须前后呼应,左右相宜。

  现在,中 国股市的首要问题无疑是价值被严重低估的问题,政府应该义不容辞的调控股市,就如同调控物价,其实,股市是最重要的物价,是资本这种商品的物价。鼓吹政府 不应干预股市,不应调控股指,是一种机械的书呆子思维,政府和市场密不可分,政府的决策影响着市场,政府的任何作为和不作为都影响着股市,政府不遵循市场 规律影响着股市,政府遵循市场规律也影响着股市,政府应该用遵循市场规律的方式去积极的影响股市。市场经济的核心是供求关系,是供求平衡,比如大规模的发 行新股,就必须考虑社会有相应的大量资金供应和购买,就必须开辟资金进入渠道,这就如同企业生产产品必须考虑销售一样,如若不考虑市场情况,势必害己又害 人,造成整个资本市场低迷,形成恶性循环,政府本想加快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结果却可能欲速而不达。所谓政府不干预股市,其实往往是政府一些部门不负责任 的一种表现,或者是政府有关部门政策失败和无能的一种托词。(苏州市狩猎股市文化沙龙 刘泰特)